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上海孩子,厚書包

 
 
 
(文摘自102.11.10 蘋果日報/《可能小學巡堂筆記》, 王文華)
 
 
 
秋天,去了一趟上海
沒吃到大閘蟹,卻看到對岸教育改革
 
 
 
我們參訪四間小學,觀了四堂課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綁著二條辮子的小女孩,四年級,圓圓大眼,笑起來很靦腆
講起話來,卻條理分明得讓人難忘
 
 
 
以上海生存競爭之激烈
孩子回家應該有補不完的習,寫不完的功課
 
 
 
問她,她搖搖頭
說是回家最多做一小時作業
這一小時包括預習、復習,不完全是抄抄寫寫的功課
 
 
 
她沒去補習班,不會的功課自己查
查不到的就圈起來,「隔天問老師,老師說什麼問題都能問,不然來學校做什麼」
 
 
 
問了其他孩子,真的,多數孩子都沒補習
做完作業,看看課外讀物,有補習的,也大多在才藝上,像鋼琴、畫畫
 
 
 
課文比台灣多一倍
 
 
上海的語文課本,厚厚的
一學期要上3、40篇課文,比台灣多了一倍,兩岸上課的時數差不多
我們卻老覺課上不完,一天到晚趕課
 
 
 
趕什麼課呢
我們花好多時間教生字筆順、字詞解釋
 
 
 
筆順教學,其實有簡單的通則
認真琢磨個1、2天就能學會,偶爾遇到難字,再特別交代一下即可
 
 
 
抄寫了一頁又一頁的解釋
卻在閱讀理解時,不會從上下文去推敲
感覺,我們有點用錯了力
 
 
 
在上海觀的四堂課,老師講課時間約佔1/3
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孩子針對文章討論、發表、分析、統整,師生專注在文章上
老師從課文上出題,孩子從文章中找答案
 
 
 
一堂課下來,聽到最多的話是:「你這麼說,是從課文上哪裡發現的?為什麼」
一切有所本,少了天馬行空,為理解文章,打下深厚基礎
 
 
 
他們也教生詞的,四堂課觀下來
每一堂課的老師,至多講三個詞的意思,且不要孩子硬背字典解釋
 
 
 
他們要的是你知不知道這個詞為什麼用在這裡
而不是這詞在字典裡是什麼意思
他們要孩子明白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而不是這詞要背起來,月考時會考
 
 
 
強調每一堂課上完,孩子至少有個收穫
強調要在課堂做有效的學習,這是上海行最大的感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