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婚姻裡的自卑與嫉妒

 
 
 
(文摘自102.11.15 中時電子報/鄧惠文)
 
 
 
當發現另一半與你的家人變得難相處
可能是你的原生家庭太完美,讓他(她)羨慕又不安……
 
 
 
在上個月的專欄中
我們已談過「當另一半的原生家庭有些問題,該如何面對」
那麼,如果另一半的原生家庭很緊密、很完美,又會引發哪些問題呢
 
 
 
以太太的家庭為例
夫妻結婚後,太太心依然在她的天堂原生家庭裡面,完全沒想要出來的意願
這時就會碰撞配偶內心的不足
 
 
 
如果另一半跟原生家庭很好
你會有一種焦慮是:「我能夠給她更好的家嗎」
 
 
 
除非先生自己的原生家庭也非常緊密、非常理想
不然常見的落差就是
夫妻的一方來自於很受呵護、很開明、感情很好的家庭;一方則是來自較不好的家庭
這樣的二人特別容易會在一起
 
 
 
比方甲遇到乙,發現乙的脾氣很好,性格好穩定、活潑快樂、很有能量
甲在自己家裡沒有得到溫暖,就易被乙吸引
 
 
 
乙這種性格來自於關係很好、很緊密的家庭
所以甲也帶著某種期望,如果能成乙家一分子,自己也可享受這樣的家庭氣氛
 
 
 
可是婚後很幸福的乙
不了解甲的心思怎麼會這麼細密敏感
為什麼媽媽的一個眼神,就讓甲覺得媽媽對姊姊、弟媳都偏心
乙覺甲怎麼那麼「愛計較」
 
 
 
因乙沒辦法理解,甲長期處於情感資源不足環境下
心思當然要夠細密,要嗅出哪裡有資源、趕快去搶,才有得吃
 
 
 
因為不安,愛計較又難相處
 
 
可是當甲來到這麼情感豐沛的家庭
大家都沒有在計較、只有甲在計較的時候,乙會覺甲好怪,整個家庭也易覺
甲「怎麼那麼難相處」,因為他們都很好相處啊
 
 
 
甲日益覺得自己是外人,內心會羨慕更會不安:
「如果我終究要把配偶拉出來,成立一個小家庭,我有沒有辦法給那麼多」
 
 
 
這時候甲可能會有二種反應
一種就是癱瘓、什麼都不做,反正再怎麼樣,都無法給她
比她爸媽更好的東西,那就什麼都不做
 
 
 
另外一種就是想要切斷乙跟父母的連結,剝奪她本來有的,她才會覺得我的愛讓她吃得飽
這二種反應,都是甲對自己的愛缺乏信心
 
 
 
這時甲要做的功課是
如果配偶跟原生家庭的互動非常快樂幸福
能不能去看到這就是她之所以吸引你的那個最重要的養分、能不能去珍惜
即便自己用不到,即便配偶父母、兄弟姊妹沒對你這麼好
那他們的愛放在配偶身上,你可跟這樣的人當伴侶,你是不是能「真心喜悅」
 
 
 
通常我們嘴巴都說很喜悅
但內心的陰影自卑、嫉妒、不安並沒被消除,那不是真心的喜悅
 
 
 
真心的喜悅是處在這樣一個緊密的家庭中,你可以有安全感
看見他們感情好好,全部都窩在沙發上,你也想要窩在一起,你要敢去要
 
 
 
坦承表達,擁有更多的關懷
 
 
我看過很多岳父母也好、公婆也好
他們並不會知道甲的成長細節,頂多知道甲父母離婚或分居
更不會知道甲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的情感品質是什麼,兒女也不會跟他們講這麼多
 
 
 
但我也看過很多令人動容的對話
比方女婿甲有一天終於對丈人說:「我的爸爸都不像你這樣
我每次跟你聊天提到一點我的業績或成就,你就會好開心,覺得女兒嫁給我很棒
我真的受寵若驚,因為我的爸爸沒這樣」
 
 
 
就算長輩的愛沒有作用在甲身上
他也可以有能力去看到「他們如何對自己女兒付出」
並坦承的表示自己的父母並沒有這樣對他
 
 
 
通常這種狀況下
乙的父母會說:「真的?這麼可憐,那這半子我們一定要多疼一點」
 
 
有些人會想像,如告訴岳父母「我們家沒像你家那麼好」
會被岳父母看不起,其實,長輩都會把我們當成小孩,是我們自己情緒在作祟
 
 
 
西方的家庭理論主張,人婚後就要跟原生家庭脫離
但我發現台灣的夫妻婚姻
 
 
 
其實大幅度的「想要」或「需要」上一代跟雙方原生家庭的支持與祝福
通常也會覺得不能奉養父母是一種遺憾
 
 
 
但夫妻如何在原生家庭的網絡下把夫妻的任務做好
一定要釐清價值觀
 
 
 
年輕夫妻成長於傳統的「父子軸」家庭結構
卻嚮往西方的「夫妻軸」
所以會看到年輕夫妻期待能維持親密相處,認為兩邊父母都應來分擔照顧小孩的責任
自己卻沒辦法長大成為真正的父母
 
 
 
最糟糕的狀況是,年輕夫妻想在父子軸跟夫妻軸得到好處
但兩邊的壞處他們都不要,還要抱怨公婆跟岳家
年輕夫妻要認知到,既然婚姻年資短,萬事都得用自己的方式慢慢來
 
 
 
但也要了解你們會需上一代幫助
是因為你們對於「當父母」還沒有信心
 
 
 
未來若要換取小家庭更多私密空間,得有更多時間不去倚賴上一代
你們就要願負擔更多照顧小孩跟家事的責任
夫妻先去處理這中間的矛盾、轉換,才能深刻的處理衝突、一起成長
 
 
 
 
 
 
 
 
 
 
 
 
 

永遠開不成的同學會

 
 
 
(文摘自102.11.15 蘋果日報/吳佳璇)
 
 
 
「去日本參加同窗會,我有在準備喔」
坐輪椅應診的富榮奶奶優雅頷首,站在身後的媳婦卻拚命搖手
 
 
 
「歐巴桑,元氣喔,就要出門旅行,每天務必鍛鍊身體,按時服藥」
為了拉近距離,我用日語鼓勵病人
富榮奶奶燦然一笑,以日語敬體回應,感謝我為她看診
 
 
 
六年前初診可不是這等光景
赴日出席同學會返家,無預警鬧絕食,急煞剛從上海嫁來台灣的媳婦
只得央請大姑從南部趕回娘家協助
 
 
 
「二個『不四鬼』(台語,不正派的人),平日偷來暗去,趁我出門竟然睏作夥……」
富榮奶奶抽抽噎噎,控訴先生和外傭亂搞
 
 
 
中風多次的爺爺83歲開始臥床
奶奶鶼鰈情深,執意親自照顧,四個出嫁女兒和當時單身的么子
好不容易說服母親,請來一位外傭
一年後媳婦進門,為了讓老人家放鬆,眾子女勸她赴日參加同學會,不料回來就出亂子
 
 
 
先生早已神智不清
 
 
「奶奶患了輕度失智症」
做完檢查,我向家屬解釋病情,並請他們「避免反覆澄清、糾正病人不合邏輯的思路」
 
 
 
當律師的大女兒被召回
曾多次向母親分析、保證,父親已神智不清臥床二年,沒有亂搞的「行為能力」
奶奶聽不進去,氣呼呼道:「老不修,只剩半條命還豬哥」
 
 
 
爺爺去世後辭退外傭,換媳婦繃緊神經
即便服了藥,奶奶一找不到東西,仍意有所指說道:「喜歡就跟我說一聲
毋免遮遮掩掩搜房間」
 
 
 
不過,富榮奶奶極愛面子
除親口承認「厝裡有見笑代誌」一次,其餘症狀概由家屬轉述
 
 
 
日後回診,總以優雅的姿態強調
自己是家庭圓滿的好命女人,唯一的苦惱是,每年參加同窗會,不知穿什麼好
 
 
 
「那是人前。」媳婦回報
近二年,只剩東西找不到的時候有點兒緊張,多數時間婆婆逕是呆坐
日本同學會也停開好些年
「婆婆都86了,我看是永遠開不成了」
 
 
 
 
 
 
 
 
 

 


甩過敏抗衰竭,「腎」防降尿酸藥

 
 
(文摘自102.11.15 聯合報)
 
 
 
腎功能不全、年紀大的患者使用降尿酸藥物要特別留意
藥物過敏專家表示,腎功能異常、高齡患者對降尿酸藥物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嚴重者恐導致腎衰竭或死亡,呼籲醫師應謹慎用藥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11.14舉辦國際嚴重藥物過敏大會
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鐘文宏主任指出
 
 
 
國內最常引起過敏的兩種藥物
一是,卡巴氮平所引起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
健保署已給付初次使用抗癲癇藥物的病人,可檢測是否具有造成過敏的基因型
 
 
 
另一種是異嘌呤醇
平均每300名使用者中就有1人出現藥物過敏反應
目前健保也並未給付,在使用此藥物前可檢測基因型
 
 
 
異嘌呤醇是國內常用的降尿酸藥品
常見商品名如,安樂普利諾錠、欣律 、痛酸立克、利痛舒、威寧疼等
 
 
 
振興醫院張芳元醫師表示,降尿酸藥品分二大類
是阻斷尿酸組成,異嘌呤醇就是屬於此類;另一類則是加速尿酸排除的藥物
 
 
 
常見異嘌呤醇過敏反應含皮膚起疹子、水泡
甚至有患者在使用1~2周後,就出現腎衰竭、敗血症
 
 
 
對一般人而言,藥物過敏很少會危及生命
但高齡、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是高危險族群,對異嘌呤醇過敏死亡率高達一成
 
 
 
專家提醒民眾服任何藥物1~2周後
若出現發燒、皮膚癢、起紅疹、喉嚨痛等症狀者,應盡速停藥就醫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安全評估科陳可欣科長表示
目前對常引發過敏的降尿酸、抗癲癇藥品
已規定須在仿單明顯處註明過敏反應的症狀,以提醒民眾
近日也已和健保署討論是否應提供初次使用異嘌呤醇的患者進行基因檢測
 
 
 
 
 
 
 
 
 
 
 


你聞起來好香

 
 
 
(文摘自102.11.15 蘋果日報/張曼娟)
 
 
 
排隊買電影票時,我身後站著一對年輕情侶
因為距離這麼近,他們說的每句話都能傳進我的耳中
 
 
 
「好好看喔,真好看。」男生帶著笑意說
「有什麼好看呀?」女生問
「妳的睫毛呀,今天特別好看。」男生說
 
 
 
「喔,我今天有刷一下睫毛,本來我覺睫毛這麼短
刷了也沒用,我媽叫我刷刷看,就刷了一下,看得出來喔」
「當然看得出來,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女生停了幾秒鐘,忽然對男生說:「你好香喔,你聞起來好香」
「有嗎?我沒搽香水啊,怎麼會香」
「不是香水啦,是你的味道,我喜歡的味道」
 
 
 
這一瞬間,我的腦海中響起了辛曉琪的那首歌:「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
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
 
 
 
熱戀時刻專注細節
 
 
這應當是在熱戀之中的人吧
那種專注而濃烈的,愛的氣味,連我也被薰得暈陶陶
 
 
 
而愛情之所以美好,就在這樣階段
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愛的氛圍中,戀人細微的睫毛,每一根都閃閃發亮
 
 
 
戀人身體的氣味,是全世界最好聞的香氛
熱戀中的人總覺自己是幸運兒,怎麼會遇見這麼可愛的一個人,與自己相愛
於是,我們也希望自己變得更美好,才能與這段愛情相襯
只是,這種熱戀的階段,是有時效性的
 
 
 
我曾在年輕時的社團中遇見過一個性情孤高
目空一切的男孩子,他對我另眼相看,我也就成為對他來說很「特別」的女孩
 
 
 
 
有一次一起溫書,他要求看我的掌紋
並指著我掌中一顆小痣說:「妳掌中這顆痣很特別,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
 
 
 
後來他發現我對他並沒燃燒的熱情
於是,我再也不「特別」了,「那顆痣就是一般的痣啊,沒什麼意義」
 
 
 
他這樣對別人說:「我看她再寫也成不了氣候」
那時候我就明白,許多事心念一轉,就是另一番景象
 
 
 
愛情也是心念
轉動之際,可能變濃,也可能變淡
但願我們都能記得,曾經,她的睫毛好美;曾經,他聞起來好香
 
 
 
 
 
 
 
 
 
 
 
 
 


星雲說偈:為學之要

 
 
 
(文摘自102.11.13 人間福報)
 
 
 
不修學無以成,不折我無以學,不擇師無以法,不習誦無以記
 ──《緇門警訓》
 
 
 
「不修學無以成」
人不隨順明師學習、努力自我進修,是不會成功的
 
 
 
古德有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人非生而知之,乃學而知之」
一個上等的人才,必須要受教育,才能有所發揮
 
 
 
正如一個好的藝術品
必須一番精雕細琢,始能成器,因此人人都應從學習開始
 
 
 
比方現在的學生,在上小學、初中時,上課要專心聽講
到了高中、大學,要擴大思想來學習,如不用心或疏忽學習方法,將來也不易有所突破
 
 
 
「不折我無以學」,學習必先折服我慢
我們請教別人問題,如果打從心裡看不起對方,怎麼能有所得
甚至你不喜歡某一位老師,也不會肯接受、聽從他教導,又如何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呢
 
 
 
因此,學習一樣事物,自己先要有謙虛忍耐的態度
即佛法說的「佛法在恭敬中求」,學習世間任何一種學問,都要在折服我慢
虛心恭敬中才能有所收穫
 
 
 
「不擇師無以法」
要審慎地選擇自己要學習的老師
 
 
 
假如對方是旁門左道,或譁眾取寵之徒,甚至是不正派、知見不正確者
跟隨這樣的人學習,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蒙受其害
 
 
 
「不習誦無以記」
學習的時候,也要重視背誦
現代人都不喜歡背誦,認為做學問,只要我了解、我懂得就夠了
然而這樣還是不夠的
 
 
 
雖然自己認為懂了、明白了
可是等到真正要用的時候,卻又記不得、拿不出具體的成果來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過去雖然沒機會受正規學校教育
但我也熟記背誦了不少的古書,如《古文觀止》、《論語》、《孟子》、《四書》等
時至今日,書裡的道理、詞句,隨時都可拿出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