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與雲共舞

 
 
 
(文摘自102.11.09 蘋果日報)
 
 
 
當池上的雲朵躺於山腳下時,它重塑也震碎了我們慣性的思考
雲朵不一定飄於天空,面對美麗的池上,它可以選擇親吻山腳,親吻稻穗
 
 
 
終於理解為何林懷民選池上做為雲門創辦40年公演的地點
「雲門」正如池上的雲,無論舞劇多美,林懷民知道所謂藝術必須貼近大自然
回到民間,永不忘記鄉親泥土的味道
 
 
 
台東池上如一塊遺世獨立的珍土
山環繞、稻浪飄舞、雲朵相襯,這裡種田的人知道自己擁有的
不是一塊生產「基地」,它是生命態度
 
 
 
眾鄉親要求下,台電同意電線桿地下化
於是天、山、雲、稻彼此擁抱,誰也阻絕不了誰
 
 
 
走遍世界,成為全球最著名的舞團之一
林懷民沒有選擇紐約林肯中心、倫敦芭蕾舞劇院舉辦40年公演……
他回到台灣最東方的小鄉鎮池上,與雲共舞
 
 
 
林懷民決定與雲門舞者共同向池上的雲朵學習
讓自己回到最低得姿態,讓舞者的腳踩的更低,舞步更美
保持最初撼動我們靈魂深處的「雲門」精神
 
 
 
觀者靈魂跟著流浪
 
 
40年來雲門之路始終坎坷
正如林懷民父親的告誡,「選擇藝術,等於選擇安貧」
 
 
 
為了2天公演
雲門大膽選於池上稻田搭舞台,11月早已是秋收時節
為了這場公演池上動員起來
 
 
 
柯文昌董事長創辦的「台灣好基金會」打前鋒
執行長徐璐卸下城市喧嘩家家拜訪
當地梁姓大老特別熱心,告訴鄉親為了成全這件大事,留下稻禾別收割
一些不同意的少數農友,熱心人士自掏十萬多台幣勸說
然後舞者在太陽的炙烤下,排練近一周
 
 
 
公演當日,突然飄來颱風環流,大雨滂沱
台北至台東飛機先盤旋後折返,池上從炙熱的太陽轉變了風景,雨水毫不留情地打下
 
 
 
林懷民想了一下過去40年的日子
堅持如時開演,他要對當地的鄉親守然諾,不是台北的客人才叫客人
 
 
 
排演多日為池上特別編排的《稻禾》無法演出
先上場《水月》,雨勢太大了,舞者腳踩泥濘,舞衫濕透
林懷民看了不忍,現場觀眾只穿雨衣,只有最後一排打傘,……
台上台下全濕透了,無人離開
 
 
 
是天公垂淚?還是另一次考驗
中場休息,林懷民看著僵凍的舞者肉身,忍不住叫停
舞者卻答:「老師,我們可以」
 
 
 
有如傳奇,台東少見的大雨,稻浪瘋狂地擺動
稻穗也垂淚低頭,雲躺得更低了,而田中央大提琴樂聲揚起,舞者繼續跳起《流浪者之歌》
雲在流浪,雨在流浪,觀者的靈魂也在流浪
 
 
 
《稻禾》向池上致敬
 
 
夜間「台灣好基金會」辦桌宴請池上父老
疲倦力竭的林懷民仍依計劃出席,他記住每一個協助的農民的名字
 
 
 
《文茜的世界周報》記者
在旁一邊錄製,一邊感動哭了,林懷民拍拍年輕人肩膀,告訴他
世間就這麼回事
 
 
 
落雨直至第二天公演前才結束
從大太陽、落雨、陰霾、慢慢露出一點陽光,最終完美演出向池上致敬的《稻禾》
 
 
 
天空的雲散了一半
藍藍的天露出陽光笑容,唯獨那一排站在山腳下的雲仍未散去
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
 
 
 
生命必須躺得夠低,才明白世間的美
誰曰台灣不好?想要她好的人,她會很好,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